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规划信息公开 > “十三五” > 行动计划及方案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建设健康溧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1-11-24 来源:溧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溧政办发〔2015〕36号

各镇人民政府,区各局办,区各直属单位:

《建设健康溧水行动计划(2015—2017)》已经2015年7月31日区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溧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五年八月十八日

《建设健康溧水行动计划(2015-2017)》

为营造全区健康环境,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溧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和《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健康南京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宁政办发〔2014〕125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建设健康溧水行动计划(2015-2017)》。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区卫生工作部署,坚持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努力培养健康文化,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行动,创建全民健康环境,把溧水建设成为现代化健康城区。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通过不断努力,形成人人注重健康、人人追求健康的氛围,实现人群健康、环境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和谐统一。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区基本达到:全民拥有健康环境、全民健康理念转变、全民健康素养提高、全民食物营养均衡、全民健康运动经常、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二)主要指标

1.全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5/10万、4.5‰和7.5‰以下。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55/10万以下。

2.全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65%以上。

3.永阳镇主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其他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

4.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

5.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

6.全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18%。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溧水城区达90%、其他农村达80%以上。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溧水城区达70%、其他农村60%以上。

7.全区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显著增加,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保持93%以上。

8.全区建成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9.全区以镇为单位,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覆盖率达100%。

10.市民对健康城市满意度达到80%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营造健康环境

以改善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为目标,把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城市形象,切实提高全区环境质量,使人们享受健康环境。

1.蓝天净水行动

(1)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控制油烟、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秸秆焚烧污染,严格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促进清洁生产,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牵头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区发改局、工信局、住建局、城管局、公安分局、交运局、农业局、市场监管局)

(2)对重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保持各类河道水生态系统平衡。(责任部门:区水务局、住建局、城管局、城建集团,各相关镇〈开发区〉

(3)推进排水达标区创建工作,完善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牵头部门:区水务局,配合部门:区住建局、环保局、城管局、水务集团、城建集团,各相关镇〈开发区〉

(4)完善全区供水保障系统,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饮用水深度处理、加强供水管网建设与监测力度、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加强饮用水监督监测。(牵头部门:区水务局,配合部门:区水务集团、环保局、卫生局,各镇〈开发区〉

(5)推进区域供水进度,不断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责任部门:区水务局,配合部位:各相关镇〈开发区〉

2.环境治理行动

(1)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推进垃圾分类收集与集中处置,主次干道干净整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提高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水平。(牵头部门:区城管局,配合部门:区住建局、商务局、环保局,各镇〈开发区〉

(2)加大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城中村”、五小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切实改善市容环境面貌。(牵头部门:区城管局,配合部门:区住建局、环保局、卫生局、市场监管局,各镇〈开发区〉

(3)加快城市公厕新建和旱厕改造,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责任部门:区城管局、住建局、爱卫办,各镇〈开发区〉

(4)建立病媒生物防制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全区四害密度监测,完善病媒生物防制设施,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有效控制各类虫媒疾病的发生。(牵头部门:区爱卫办,配合部门:区商务局、住建局、水务局、旅游局、体育局,各镇〈开发区〉

3.城市绿化行动

加强城市系统规划和指导监督,加大绿地养护力度,及时处置违法、违规占用城市绿地等毁绿事件,提高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推进城市绿地生态建设,着力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公园、游乐园)的日常管理与监督,提升“园林城市”功能辐射能力。(责任部门:区住建局、规划分局、城管局、旅游局,各镇〈开发区〉

4.放心饮食行动

(1)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基地建设,完善农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切实保障农副产品的安全。农贸市场、超市设置无公害食品销售区,提高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推广率。(牵头部门:区农业局、商务局,配合部门:区农工委、市场监管局)

(2)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加强风险监测数据的信息共享与评估分析。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能力。(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配合部门:区卫生局,各镇〈开发区〉

(3)建立食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

(4)加强食品流通市场的监管与执法,强化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

5.社会交通安全行动

(1)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加强各种出行方式的探索与舆论引导,营造健康、安全、文明出行的文化氛围。(牵头部门:区交运局,配合部门: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财政局、卫生局)

(2)加强各类车辆营运管理,严格查纠酒后驾车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减少交通意外伤害。(牵头部门:区公安分局,配合部门:区交运局)

(二)普及健康教育

通过政府搭台、部门合作、社会参与、专业支撑的方式,面向广大城乡居民和重点人群,针对各种常见传染病、慢性病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不断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1.普及单位健康教育

(1)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健康教育主力军作用,将健康教育作为医务人员必备技能贯穿于执业全过程,将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健康教育主阵地,做好病人及家属在院期间及出院随访健康教育。(责任部门:区卫生局)

(2)中小学校要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管理体系之中,推进“小手拉大手”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橱窗等形式做好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牵头部门:区教育局,配合部门:区卫生局)

(3)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健康教育橱窗、邀请专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做好在职职工健康教育工作。(牵头部门:区级机关工委、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部门:区卫生局)

2.普及媒体健康教育

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开设健康专版专栏和频道、邀请专家做健康访谈节目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牵头部门:区委宣传部,配合部门:区电视台、文广局、卫生局)

3.普及公共交通健康教育

车站、码头、高铁站等候车场所及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利用各类载体开展健康公益宣传。(牵头部门:区交运局、配合部门: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局)

4.普及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组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2017年底,每个社区建设1个“市民健康活动室”、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1个“健康小屋”为市民提供健康服务。(牵头部门:各镇〈开发区〉,配合部门:区卫生局)

5.普及景区、公园健康教育

景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健康教育橱窗、电子显示屏普及健康知识。完成“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的建设。(牵头部门:区住建局、城管局、旅游局、体育局、城建集团,配合部门:区卫生局)

6.开展健康大课堂巡讲

完善区级健康巡讲专家队伍,定期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开展健康知识巡讲。(责任部门:区卫生局)

7.开展卫生防病日宣传

结合季节防病特点和各种卫生日,加大居民健康素养核心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责任部门:区卫生局)

8.建设健康科普展示体验中心

2017年前,全区建成一所集声、光、电等现代传播科技于一体的健康科普展示体验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责任部门:区卫生局,配合部门:区财政局)

(三)实施健康促进

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等途径开展健康促进,倡导居民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1.促进健康膳食

宣传低盐低脂饮食知识,提高市民对科学膳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倡导居民低盐低脂饮食,降低油盐摄入量。促进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健康食品开发和生产,推动实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鼓励食品销售企业开设健康食品专柜。组织开展全民减盐行动,指导适宜人群科学使用低钠盐。推行儿童、青少年营养午餐,加强营养膳食管理。(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卫生局、盐务局、农业局)

2.促进控烟限酒

控制公共场所吸烟,加大禁烟场所督查力度。各类公共场所设置明显禁烟标志、配备管理人员。普及烟草危害知识,禁止烟草赞助和促销。推进医疗机构设立“戒烟”门诊,开展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吸烟率。积极开展无烟单位(机关、学校、医院等)建设活动。(责任部门:区教育局、卫生局、交运局、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文广局、体育局)

加强“饮酒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对过度饮酒危害性的知晓率,提倡文明饮酒。(责任部门:区卫生局)

3.促进全民健身

倡导“体育生活化”,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指南,加强各级各类体育健身设施规划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居民体质监测体系,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试行市民凭医保卡进行刷卡健身消费。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健身操、广场舞、健康跑等形式,动员和吸引广大市民坚持参加各类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积极鼓励和推广“工间操”活动,有序提高开展工间操单位覆盖率。(责任部门:区体育局、人社局、总工会)

4.促进心理健康

(1)加强心理咨询师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活动,加强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探索促进心理健康的政策、策略和方法,提高市民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责任部门:区人社局、卫生局)

(2)配备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育部门指导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建立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与心理干预机制,制订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公安、司法部门在监禁及强制性教育改造场所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加强被监管人群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工作;职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配备合格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开展针对职工的心理咨询工作。基层妇女组织、老龄组织及其他相关社会团体等主动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疏导,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信息。(责任部门:区教育局、人社局、公安分局、司法局、妇联、民政局)

5.促进全民自救互救

开展居民自救互救知识普及教育,结合 “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大力宣传自救互救知识,开展自救互救技能教育,使社会公众掌握基本必备的应急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促进自救、互救,及时有效挽救生命,降低、减少二次伤害。(责任部门:区红十字会)

6.促进重点人群健康

(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督促学校合理安排教学与课间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落实“每天阳光锻炼1小时”。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逃生技巧。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牵头部门:区教育局,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

(2)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和慢性病,组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推动老年人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老年学校、社区健康活动室等服务设施,让老年人体验健康生活方式,疏导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牵头部门:各镇〈开发区〉,配合部门:区卫生局、民政局、体育局)

(3)针对从事有毒有害工种职业人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加强对工矿企业管理者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督促企业对接触有毒有害职工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督促企业加强对有毒有害岗位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建设职业病体检中心,有效落实从事有毒有害工种职业人群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工职业健康档案。(牵头部门:区安监局,配合部门:区卫生局、人社局、工信局、财政局、总工会)

7.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

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酒店、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健康一条街、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责任部门:各镇〈开发区〉,区住建局、商务局、卫生局、城建集团)

(四)加强疾病防治

加强对慢性病的管理,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指导等方式,减少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加强传染病防治,提高计划免疫服务质量,努力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1.慢性病防治

构建慢性病防治网络,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实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肿瘤发病登记报告工作。建立慢性病防治医防协作机制,组织综合医院专家组成的慢性病防治专家指导组,定期到社区进行慢性病专题讲座和巡回义诊,提高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质量,逐步推广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精细化管理,提高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

坚持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等服务措施,对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病人实施规范管理,促使各类慢性病早发现、早预防、早诊疗。全面规范辖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强化“上门”随访服务,构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社区互动交流平台。到2017年建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责任部门:区卫生局,各镇〈开发区〉

2.传染病防治

强化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对结核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管理治疗,严防血吸虫急性感染。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及新发传染病防治工作,科学开展疫情预测,建立健全预测预警制度。(牵头部门:区卫生局,配合部门:区公安分局、水务局、农业局、教育局)

加强托幼机构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工作,建立全区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预警系统和工作机制,加强学校传染病控制,提高学生健康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责任部门:区卫生局、教育局)

继续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重点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确保每个儿童公平享有预防接种服务;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牵头部门:区卫生局,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发展。建设健康溧水是营造健康环境、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民生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区建设健康溧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主要承担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目标考核等职责。各牵头、责任部门要将建设健康溧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各自实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二)强化建设,提升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院前急救、采供血、卫生监督、精神卫生、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建设,配置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建成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三位一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健康溧水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三)完善措施,加大投入。要建立健全建设健康溧水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促进建设健康溧水各项工作深入发展。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强化建设健康溧水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宣传建设健康溧水的理念、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组织开展健康主题活动,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健康溧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将健康溧水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重大纪念日、疾病预防日、爱国卫生月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各项公益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在全区上下形成建设健康溧水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五)部门配合,共同推进。建立健全建设健康溧水责任制,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协作,组织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予以保证和支持。要制订本部门建设健康溧水的实施方案与年度计划并推进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要建立激励机制,广泛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居民参与健康溧水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Baidu
map